2016年的“地王”将在今年陷入进退两难境地
这个冬天,全国各地冰天雪地,只有北京降水量为零,然而,北京的寒冷一点不比各地好多少,同样感受到寒冷的还有广大的房地产企业。2017年的一系列调控政策让整个市场骤然冷却下来,最近不断释放的进一步加紧调控的声音,让人们对三年调控两年上涨的期望失去了信心。特别是最近从银行方面又传出了商业银行将暂停开发贷的消息,给紧绷资金链的房地产企业再加了一层阴影。
根据《经济参考报》的报道,近日,银监会下发通知,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开展银信类业务,不得将信托资金违规投向房地产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、股票市场、产能过剩等限制或禁止领域。1月30日,据网上流出的一份《恒丰银行信用风险评审部内容通知》文件显示,恒丰银行于1月29日下发关于暂停受理房地产行业新增授信业务的通知。对于该通知,恒丰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,关于暂停受理房地产行业新增授信业务,是基于银行贷款结构调整作出的正常经营决策,属于暂时性内部管理措施,不涉及其他。有媒体报道,1月30日,在全国范围内,已有部分银行下发相关文件,或已暂停受理房地产行业新增授信业务,或暂停开发贷业务。房地产企业在2018年将面临更加困难的融资环境,这对靠银行不断输血才能生存的开发企业来说,面临的危险实在是太大了。
根据北京市规划国土委的数据显示,截至1月31日,今年北京1月份成交的16宗土地中,包括12宗宅地,均是共有产权住房或限房价地块。仅仅过了两天,2月2日,北京再次迎来土地出让。其中位于大兴区一宗,门头沟区两宗。据统计,这三宗土地,单日吸金113.72亿元。至此,仅仅一个月的时间,今年北京土地市场已经成交516.82亿元。2017年,北京成为是北京土地供应大年,已经毫无疑问。一个有趣的现象是,1月30日,北京1月份最后一批宅地迎来现场竞拍,其中丰台区卢沟桥乡一地块因无房企报名而流拍。而在五日前,丰台区花乡白盆窑村两宗共有产权地块也惨遭流拍。
五天三宗宅地流拍,这在近几年的北京土地市场十分罕见,据中原地产数据显示,2017年北京宅地流拍2宗,2015年1宗,2014年4宗,2013年1宗,2012年6宗。2016年,北京出让土地44宗,其中经营性用地出让28宗,较上年减少53宗,规划建筑面积508万平方米,同比减少60%。住宅类土地成交仅为15宗,相比上一年减少35宗;获得土地出让金852.51亿元,同比减少62%,创下了自2004年实行“招拍挂”政策之后的历史新低。正是因为土地市场异常紧张的供求状态,成为2016年“地王”一波接着一波,不断涌现的奇观。
某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,2015年以来,全国住宅类高总价地王地块单宗地块成交金额超过65亿元的合计50宗,土地价款总计为4178亿元,而可售货值则接近1万亿元。但目前,这50个楼盘网签销售额合计仅为277.5亿元,占支付土地款总价尚不足7%。更困难的是,由于入不敷出,大多数地王无法启动,即便勉强入市,恐怕也不得不面临亏损的尴尬局面。
一二线核心城市的限价,是地王难产的重要原因。有人根据往年楼市调控三年调控两年涨的规律,到2017年下半年,楼市该市回暖,政策该市转向的时候,但是,这轮调控不按常理出牌了,这样就造成本已资金紧张的开发商,压力更大了。销售不畅、银行限贷,对近两年高价拿地的项目来说,不亚于雪上加霜。
1月2日,泰禾集团发布公告称,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泰禾锦辉置业有限公司以7.7亿元受让华侨城持有的北京侨禧投资有限公司51%股权。这意味着曾由三大央企联手拿下的丰台南四环外新宫村地王项目,彻底易手。2015年11月2日,华侨城联合华润、招商竞得该地块,成交总价83.4亿元,溢价率50%,折合楼面价5.6万元/平方米。这一价格也创造了北京土地拍卖历史上的第三高。
去年7月,华侨城北方集团与泰禾华北区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随后到8月,泰禾就接手了北京侨禧49%的股权。双方合作开发丰台地王项目的消息,也就此传开,多个地王项目的而沉重包袱让华侨城苦不堪言。 (文/马跃成)